结婚的意义何在?爱与孩子是主要原因。然而,爱情来来去去,孩子虽然带来快乐,但养育的代价却越来越被视为沉重的负担,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选择。为何不选择单身呢?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做。《现代周刊》(11月11日至18日)指出,日本已进入“大单身时代”。
一个数字胜过千言万语。政府数据显示,1980年有17万名50岁及以上的男性未婚,而到2020年,这一数字已增至391万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婚礼的辉煌时期,浪漫爱情盛行,生意兴隆。传统的媒妁之言依然存在,但已不再是主流。战后婴儿潮一代在新环境中成长,爱情成为唯一的追求,婚礼大厅座无虚席,电视广告中充满了婚纱和婚礼蛋糕的美好画面——1972年,全国举行了110万场婚礼,夫妻们满怀期待地规划着未来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家庭。
这幅画面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,或许也太过理想化。夫妻之间的爱情盛宴背后,隐藏着社会和商业的压力,以及物质主义的欲望。女性在选择伴侣时,往往关注“三高”:身高、学历和收入。这使得婚姻变得像其他交易一样,带有商业性质——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。职业女性的时代尚未到来,女性在经济上对婚姻的依赖被视为理所当然。要么顺从,要么被冷落。有人说,25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就像过期的圣诞蛋糕。
如今,这种说法已不再流行,这无疑是进步。现代女性可以追求事业,独立生活,不再需要被束缚在家庭和育儿的角色中。男性也可以将收入用于自己的快乐。在婚姻之外,性满足变得容易获得。男女双方可以各自追求自己的生活,且这种趋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显。2022年,共有504878对登记结婚,数量不到1972年的一半。
这似乎标志着婚姻的终结开始。可能是,也可能不是。美国国家人口与社会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,80%的男性和女性希望在某个时刻结婚。为何不早点呢?《周刊现代》认为,单身生活的吸引力并不是主要障碍,经济压力才是。对许多人来说,婚姻已成为一种负担不起的奢侈品。
自1997年以来,日本的平均工资没有上涨。过去30年,经济经历了多次打击:泡沫破裂、招聘冻结、雷曼危机加剧了经济困境,2011年3月的东北地震和核泄漏,以及最近的生活成本飙升和新冠疫情。未来会更糟吗?希望不会。
70年代和80年代的婚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无忧无虑,平均花费为500万日元。那时人们经济宽裕,工作稳定;而如今,许多人却面临这两者的缺失。婚礼可以减少或取消,但在孩子的问题上,家庭的选择却有限。现代职业,尤其是未来的职业,要求(或被认为需要)昂贵的教育,这被视为孩子未来的必要条件,但却严重消耗家庭的财务。《现代周刊》引用的政府统计数据显示,35年前,有子女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530万日元,而如今为780万。在年收入低于400万日元的家庭中,只有16%的家庭有孩子。
在生活成本高得惊人的东京,该杂志介绍的一个三口之家因每年1000万日元的生活费而感到压力巨大。税收和各种保险费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,他们的实际收入为700万日元。这对夫妻都已30多岁,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。丈夫还在偿还学生贷款。他们没有车,也没有出国旅行,每月仅在麦当劳吃一次。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都要存入孩子的教育基金。“我们并不穷,”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他这样说——满腹牢骚而非自豪;如果真是这样,他们的生活会更好。他们的收入刚好高于领取政府子女抚养费的资格线。
《现代周刊》估计,按照目前的趋势,到2040年,一半的日本人将会是单身。对许多人来说,这意味着孤独的晚年。养老金和医疗体系,即使现在也面临巨大压力,未来将更加严峻。谁来提供必要的护理?年轻人吗?人手不足。移民吗?他们为何要来日本?以澳大利亚为例,护理人员的薪资是日本的三倍。
婚姻的历史或许可以用不同程度的愚蠢来概括。有些人可能会说,我们早该超越它了。然而,进化的路径有很多种,挂着的那台似乎并不太好。
本文来自作者[福建云]投稿,不代表布兰克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k.diyblank.cn/zsfx/202505-152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布兰克的签约作者“福建云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对许多日本人而言,婚姻已演变为一种难以承受的奢侈选择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布兰克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 结婚的意义何在?爱与孩子是主要原因。然而,爱情来来去去,孩子虽然带来快乐,但养育的代价却越来越被视为沉重的负担,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选择。为何不选择单身呢...